18623711589
TECHNICAL ARTICLES

技术文章

实验室隔膜真空泵其操作需遵循以下步骤

更新时间:2025-08-21点击次数:57
  实验室隔膜真空泵是一种专为实验室环境设计的真空获取设备,它通过弹性膜片的往复运动实现气体的抽入与排出,核心优势在于无油污染、耐腐蚀性强、操作便捷,广泛应用于真空过滤、旋转蒸发、固相萃取、减压浓缩等实验场景。
  其工作原理基于偏心轴驱动弹性膜片(通常为耐腐蚀橡胶或氟橡胶)做直线往复运动,使腔体容积周期性变化,配合单向阀实现气体的定向流动。该设计无需任何工作介质(如油或水),彻d避免了油雾污染或液体倒灌风险,尤其适合对介质纯度要求高的实验。设备采用铝合金压铸外壳,气室经特氟伦喷涂处理,耐腐蚀性显著提升,可稳定处理强酸、强碱及有机溶剂蒸气。部分高d型号(如德国KNF N820G)采用全PTFE材质流道,进一步扩展了对剧毒、易燃易爆气体的兼容性。
  实验室隔膜真空泵的操作需遵循“检查-连接-启动-运行-关闭”的流程,以确保设备安全和实验效果。以下是详细操作步骤:
  一、操作前检查
  设备状态检查
  确认真空泵外观完好,电源线无破损、插头接口牢固,开关按钮灵活。
  检查泵体是否放置平稳,底部橡胶脚垫是否接触台面(减少振动和噪音)。
  若配备真空表/压力表,确认指针归零或显示正常(数字表需检查电量)。
  辅助部件检查
  查看进气口过滤器(如安装)是否清洁,无堵塞或破损(若过滤膜脏污需提前更换,防止杂质进入泵腔)。
  确认泵头无异物,隔膜及单向阀无明显老化(若长期未用,可先手动转动电机轴检查灵活性)。
  实验准备
  根据实验需求,准备适配的连接管路(如硅胶管、聚四氟乙烯管),确保管路无裂缝、口径匹配(通常进气口为6-8mm接口)。
  若需控制真空度,准备真空调节阀(部分泵内置,可直接调节)。
  二、连接实验装置
  管路连接
  将一端管路连接至真空泵的“进气口”(通常标有“IN”或“吸气”),另一端连接至实验装置的真空接口(如布氏漏斗的抽滤瓶、旋转蒸发仪的冷凝管接口)。
  确保接口密封(可通过卡箍或硅胶密封圈加固,防止漏气影响真空度)。
  若实验需排气至特定位置(如有害气体收集装置),可将真空泵“排气口”(标有“OUT”或“排气”)通过管路连接至收集装置(一般情况下直接排至大气)。
  样品放置
  完成实验装置组装(如抽滤时放置滤膜、加入待过滤液体;减压蒸馏时加入样品并连接冷凝管),确保装置各接口密封良好。
  三、启动与运行
  开机操作
  接通真空泵电源(确认电源电压与设备额定电压一致,通常为220V)。
  打开电源开关(“ON”档),此时泵体开始运行,可观察真空表指针上升(或数字显示真空度变化),听运行声音是否平稳(无异常杂音)。
  真空度调节
  若实验需要特定真空度(如减压蒸馏需避免样品暴沸),通过泵体上的真空调节阀(顺时针旋转增大真空度,逆时针减小)或外接阀门调节,直至达到目标值(如-0.08MPa)。
  运行初期若真空度上升缓慢,检查管路是否漏气(可涂抹肥皂水在接口处,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)。
  实验过程监控
  运行中密切关注实验装置状态(如抽滤时液体是否顺利过滤,蒸馏时是否有暴沸),同时观察真空泵是否过热(触摸泵体外壳,温度过高需停机冷却)。
  避免长时间(超过设备额定连续运行时间,通常为8-12小时)满负荷运行,防止电机或隔膜老化加速。
  四、停机与收尾
  逐步卸压
  实验结束后,先关闭实验装置与真空泵之间的连接阀门(或拔下靠近实验装置的管路),避免倒吸(如抽滤结束后,先断开抽滤瓶与泵的连接,再停止抽滤)。
  若为密闭系统(如反应釜),需缓慢打开放空阀卸压,待真空表回归零位后再停机,防止压力骤变损坏设备。
  关闭设备
  按下电源开关至“OFF”档,断开电源插头。
  清洁与整理
  拆除连接管路,用纯水或酒精擦拭泵体表面及接口,去除残留液体或污渍。
  若进气口过滤器接触过腐蚀性样品,需及时更换滤膜或滤芯。
  将设备归位,保持通风干燥环境存放,长期不用时需覆盖防尘罩。

上一个:没有了

返回列表

下一个:实验室隔膜真空泵其结构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

Copyright © 2025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(总厂) All Rights Reserved  豫ICP备09027093号-8